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服务» 产业专家团

乡村特色产业专家团赴辽宁大连开展大樱桃病虫害调研指导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特色产业专家团赴大连市开展大樱桃树病虫害调研指导。

图片3.png

适逢夏季高温暴雨季节,专家团前往金普新区大樱桃种植核心区,通过对接访谈与实地调研等形式,与当地农业管理部门人员、专业科研人员、果农经营大户等进行全面交流指导。大连是我国环渤海优势特色大樱桃产区,种植面积约30万余亩,主栽品种包括美早、萨米脱、红灯、俄罗斯8号等,当地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近年因促早成熟栽培模式推广,设施大棚栽培逐渐呈兴起之势。

调研发现当地大樱桃株行距紧凑,枝叶密闭,通透性差,夏季雨后易感染叶部病害。其中露地栽培条件下,因部分果园树龄较长,天牛、小蠹、介壳虫、透翅蛾及流胶病等枝干病虫害发生严重,个别果园还发现绿盲蝽为害严重情况,造成大量叶片畸形坏死;设施栽培条件下,树体郁闭,升温早,温度高,极易造成各类害螨爆发危害,严重影响果树生产。

图片4.png

针对当下主要问题,专家团建议采用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与“五精准”农药使用技术等绿色模式进行综合治理。一是注重园貌保持,保证通风透光,改善病虫害发生条件;二是合理维护树势,确保养分供给,降低病虫害为害程度;三是把握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尤其针对绿盲蝽、害螨、褐斑穿孔病等主要病虫害,在爆发为害初期科学使用绿色低毒药剂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爆发风险,若前期防治不利,结合近期天气因素,适时进行补救药剂防治;四是针对老果园枝干病虫害严重情况,及时清除病死树,有效控制病虫源头,同时在害虫防治关键期采用枝干施药、越冬涂干等措施进一步控制病虫害蔓延。

“大连大樱桃”位列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单前列,在我国樱桃产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连市气候特点适宜,种植历史悠久,果品种类多样,都为大连樱桃产业发现奠定了有力保障,但近年随着异常气候频发,老果区品种更替迭代,病虫害新发问题不断涌现,也推动相应配套管理技术亟待更新。为此,通过专家团调研与指导,希望为解决大连大樱桃等特色果业病虫害新问题,提供新方法与新技术。(通讯员:何文上)

 

相关文章

TOP